根据森林舞会网址链接 《关于开展 2024 浙江省会展业十大新闻事件评选活动的通知》精神(浙国展协字[2024] 16号),经专家评审、公示,“省委书记王浩王浩强调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第二届‘良渚论坛’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全球展览 向新而生 2024全球展览论坛在杭成功举办”等十则新闻被评为“2024浙江省会展业十大新闻事件”,现正式公布,详情如下。
作为杭州会展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7月12日上午,杭州大会展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杭州打造国际赛会之城又迈出了一大步,杭州临空招商会展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展馆运营单位,已全面开展场馆整体运营。杭州大会展中心位于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块,被列入浙江省“百千万”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34万平方米,室内净展面积30万平方。其中,一期共有8个展馆、10个展厅,净展面积15.5万平方米,是集展览、会议、演艺、赛事、商业、宴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会展综合体。“以馆带城”,杭州大会展中心将在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以会立城、以展兴城、产城融合”方面发挥重要引擎作用。
入选理由:作为杭州会展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7月12日上午,杭州大会展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杭州打造国际赛会之城又迈出了一大步,杭州临空招商会展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展馆运营单位,已全面开展场馆整体运营。杭州大会展中心位于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块,被列入浙江省“百千万”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34万平方米,室内净展面积30万平方。其中,一期共有8个展馆、10个展厅,净展面积15.5万平方米,是集展览、会议、演艺、赛事、商业、宴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会展综合体。“以馆带城”,杭州大会展中心将在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以会立城、以展兴城、产城融合”方面发挥重要引擎作用。
9月19日,2024台州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在台州国际博览中心正式开幕。这是台州国博中心一期建成后迎来的首展,标志着台州国博中心场馆正式投入使用。台州国博中心总投资51.67亿元,总占地面积约320亩,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是集展览、会议、商业、办公、酒店为一体的现代化会展综合体。国博中心场馆包含展览中心、会议中心、星级酒店、办公楼以及商业配套等多种业态,中心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共有7个展厅,单个展厅展览面积从6600平方米至7700平方米不等,总计室内净展面积5.5万平方米,可容纳3100个标准展位。
入选理由:作为浙江省重大产业龙头项目、浙东南最大的展会场馆,台州国博中心场馆的正式落成启用,在提升城市能级,助力浙江省会展产业发展上翻开了崭新篇章。
9月25日至29日,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大会展中心举行,以“数字贸易 商通全球”为主题开幕,汇聚 101 个国家(地区)、22 个国际组织、43 家境外商协会精英共探前景,为全球经济助力。展会闭幕时成果丰硕,吸引 123 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超 150 家跨国公司负责人等参与,1546 家企业参展,展览 15 万平方米,超 20 万人次观展,设 1 个综合展区与 8 个专业展区,首发首展首秀 446 项,近 1/4 国外项目,举办 10 余场论坛与签约仪式,带动产业繁荣,组委会联合国际组织发《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报告 2024》,第四届将于 2025 年 9 月 25 - 29 日办。
入选理由: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作为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型展会,聚焦数字贸易前沿领域。展会吸引全球目光,汇聚各方精英,在数字贸易规则探索、交流合作方面成果丰硕。它对推动浙江乃至中国数字贸易产业升级、提升在全球数字贸易领域的话语权具有关键作用。
10月18-19日,2024西湖高等教育论坛在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举行,主题为“变革与挑战中的高等教育新航向”。来自6国25所大学的校长、教务长及专家参会,近200名大学生代表旁听。专题对话环节,专家探寻校际合作、交流留学生培养经验。今年西湖大学本科生书院发起首届西湖大学生论坛,探讨青年成长路径。西湖高等教育论坛由西湖大学2018年发起主办,此次是第三届。
入选理由:西湖高等教育论坛是一个享有盛誉的全球性会议。2024 西湖高等教育论坛邀请全球知名大学校长和高等教育界代表参加,围绕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展开深入交流。论坛通过专题对话分享经验,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教育理念创新方面成效显著,对全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引领意义。
10月19日至22日,2024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这是AIPPI成立127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是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盛会。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首次担任执行方,创新推出文化之夜冷餐会,其细致服务获49封表扬信,冷餐会在杭州奥体中心3号桥举行,邀请非遗传承人及民乐演奏家,为国际友人带来高端文化盛宴,是桥上首个高端国际活动。
入选理由:本届大会是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成立127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大会的举办对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多边体系,共同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和标准,携手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首次担任重大国际会议执行方,其执行能力代表浙江承办国际性大会的水平再上新台阶。
2024年10月25日下午,2024全球展览论坛在浙江杭州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浙江省商务厅主办,全球服务贸易联盟、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IAEE)、国际会展学会、亚洲展览会议协会联盟(AFECA)、长三角会展联盟等提供支持,森林舞会网址链接 和浙江远大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论坛以“全球展览 向新而生”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展企业、行业组织及政府部门代表200余人参会。会上发布了《2024中国会展产业年度报告》、《全球展览市场晴雨表》,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多地会展机构共同发起《亚洲展览业合作促进倡议》,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2024年亚洲展览与会议协会(AFECA)大会等一批品牌会展项目进行现场推介。
入选理由:全球展览论坛自2016年举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八届,已成为国际展览业信息共享、沟通协会与资源整合的重要平台。2024 全球展览论坛也是首次专注于亚洲会展业的合作与发展,为深化亚洲区域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1月8日,以“交流互鉴 民心相通 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024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在浙江金华开幕,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嘉宾参会。非盟驻华代表处代表拉赫曼塔拉·奥斯曼指出中国对非投资意义重大,望双方加强多领域合作。现场 28 个项目签约,金额逾 479 亿元,涵盖贸易、投资等,企业和机构代表出席。会上发布多项成果、报告,还为中非(金华)农业科创园揭牌,其聚焦生物种业等重点领域打造综合性园区。此外,举办义乌中非大厦首批入驻企业签约仪式,该大厦将设非洲品牌产品销售中心,构筑中非贸易综合服务平台。
入选理由:2024 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吸引众多国家和地区嘉宾参会,签约项目金额巨大,涵盖多领域合作。。本次论坛是贯彻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精神的一次生动地方实践,进一步推进了中非双方在现代化事业以及经贸的深化合作,促进人文交流,共同探讨中非合作务实举措,为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024年11月25日,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杭州开幕,由文旅部、国家文物局与浙江省政府主办。论坛以“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邀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考古学家、作家、音乐家等参会,围绕“文明的再现”“文学的创造力”“音乐精神的递进”等议题研讨。它立足良渚遗址,融合历史与全球视野,聚焦文化遗产、文学、音乐等领域,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凝聚文化界共识。
入选理由:论坛充分发挥良渚遗址的实证作用,将历史视角和全球视野相结合,聚焦文化遗产、文学、音乐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理论研究,探讨实践路径,谋划合作方向,凝聚各国文化界携手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共识。
2024年12月4日,杭州召开“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动员部署会”,省委书记、省长王浩与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为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揭牌,王浩强调要要以提升展会影响力和拉动力为关键,高水平办好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创新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不断扩大良渚论坛国际影响力,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更好做到以展为媒、以展兴产、以展促贸。12月21日,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谋划浙江明年经济工作,23日省委在杭举行发布会解读会议情况,省商务厅厅长韩杰提出稳住传统、拓展新兴市场,发挥展会作用,打响“浙江国际贸易展览会”品牌,支持百个重点展会,深耕欧美日韩、拓展东盟等市场,实施“千团万企”行动,组织大批团组、企业境外拓市场、抢订单。
入选理由:该新闻是浙江省委省政府首次明确详尽提出对会展业的发展要求,体现出省委、省政府对会展经济的高度重视,为浙江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有力支持。强调办好展会活动、打响展会品牌等举措,将推动会展经济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助力浙江会展业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1998年秋,在中文联指导下,由浙江省文联主办、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西湖艺术博览会”以“搭建一流平台、汇集名家精品、促进交流交易、共襄艺术盛世”为宗旨,已成功举办25届。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与西湖艺术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创“艺术西湖·家”,这一开放型全天候艺术空间总面积15000平方米,含66个100至500平方米、风格各异的展示空间,口号是“365天、永不落幕的西湖艺术博览会”,定位为国际艺术品展示交易平台,致力于让原创艺术品走进万家,打造省市区文旅新名片。
入选理由:“艺术西湖・家” 创新艺术展览模式,打造开放型全天候艺术空间,致力于推动原创艺术品走进大众生活。这一模式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提升了浙江的文化艺术氛围,成为传播艺术文化、塑造文旅新名片的成功范例。